越南農糧價值鏈之成果和挑戰

越南農糧價值鏈之成果和挑戰

Published: 2018.11.21

越南2017年農產品出口額超過360億美元,且在2018年預估會達400億美元。2017年出口值超過10億美元的農林漁業產品增加為9項,且農產外銷品的成長率高於2016年同期,對全國的GDP成長有相當貢獻。即便如此,生產過剩引發的農產品救援計畫(produce rescue)仍然在部分地區重演,如同前幾年的情形一樣。這個問題的發生原因和解決方法究竟為何?

農業制度經濟學理論以及國內和國際農業市場慣例顯示這個問題發生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農業部門市場失靈(market failure)。近期,農糧價值鏈模型被廣泛討論,被認為可改善市場進入(market access)。價值鏈為一系列回應市場需求而產生的活動,包含特定產品投入服務的供應、生產、收成、加工、配送和消費(Gereffi G., 2010);市場需求在這裡指的是消費者的需求。價值鏈制度模型整合各種提倡和增進既有傳統農業供應鏈效率的現代化管理方法。價值鏈與供應鏈的差異在於供應鏈是為滿足顧客需求而建立,且透過改善售價來創造附加價值。價值鏈則必須具有治理制度,才能建立供應鏈使產品來源、品質和安全資訊可以透明化,讓顧客可以建立信心,且創造的價值應該要適度分配給供應鏈內的各個角色,才能確保角色間的永續合作。

農糧消費和銷售系統的快速轉變

銷售系統反映出的農糧產品需求變化驅動了價值鏈的發展。在2013年,傳統銷售系統占總銷售額的75%,銷售門市超過790,000間。然而,都會地區的銷售系統快速轉變。2014年一共有921間超市、小型超市(minimart)和便利商店,但2017年的數量已增加為3,354間。銷售系統持續擴張,主要擴張範圍在胡志明市,其次在河內和峴港。很明顯的,顧客已從傳統市場逐漸轉向現代化的銷售通路。亞洲開發銀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 ADB)/亞洲城市市場和農業整合組織(Markets and Agriculture Linkages for Cities in Asia, MALICA)的研究指出,相較於5年前,傳統和臨時市場的交易比例降低了8.5%、路邊攤的交易比例降低了35.5%,且消費者也更關注農產品認證的商標、包裝和標籤。對顧客最具識別力的有機農產品認證制度為參與式保障體系(Participatory Guarantee System, PGS)(51%)和越南良好農業規範(Vietnamese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s, VietGAP)(32%)(Vagneron I. et al., 2018)。即便如此,一般消費者對於品質標準、良好生產規範(good production practices)和認證制度還是很陌生。近期全國有機農產品標準和VietGAP的發佈有助於建立價值鏈中契作關係的技術基礎。研究結果也顯示安全農產品的高需求量為農民創造了穩定的市場。

然而,越南農產品價值鏈之效率仍然有限。農業與農村發展部(MARD)的資料顯示2018年有818個取得安全農產品認證的價值鏈,但其中一半的價值鏈營運狀態不佳,背後原因包含高交易成本、行為者間協調能力差、過時的採收後和加工技術,以及缺乏先進生產技術發展。此外,農業價值鏈發展上最大的障礙在於如何找出可輔助偏遠地區農民(尤其是窮困農民)和小型生產者的領導企業。農民對於價值鏈的認知仍然有限,且也缺乏相關指導和諮詢服務。

新技術已開始應用於農產品供應鏈應用,但效果仍未達預期。Cel Consulting的一項研究指出,採收後損失率而言,蔬菜高達32%、肉類為18%、魚類為12% (Cel Consulting, 2018)。農業價值鏈的物流尤其有效率,因物流費用約占年GDP的21-25% (遠高於泰國的6%、馬來西亞的12%和新加坡的300%)。應用冷卻技術發展冷鏈是全球趨勢。然而,越南冷卻技術的應用比率仍低,除了漁業供應鏈應用率為95%外,鮮乳為33%、肉類為12%、蔬菜為7%、水果為6%(ABA, 2018)。國家必須要擬定策略,才能吸引私部門投資價值鏈服務和資訊共享,讓生產區域可以與物流服務建立連結。

促進資訊透明化的價值鏈發展和技術應用

越南的價值鏈中具有太多小型利害關係人,目前有861萬個小農、20,065個農場、4,500個農企業、11,688個農業合作社和約20,000個農民組織(MARD, 2018)。雖然各方利害關係人的參與是促進價值鏈發展的核心要素,但價值鏈中主要角色應由企業、農民團體和依據2012合作社法成立的新合作社擔任。企業可透過農民團體與農民合作進行技術轉移、環保技術與優良農業措施應用,以及產銷履歷資訊之更新和管理。

即便如此,大部份合作社的管理能力仍弱;預期成立15,000個合作社之計畫到位後,價值鏈的建立將變得更容易。同時,有些農民、農場主人和企業已瞭解消費需求來源,藉此倡導價值鏈的建立。他們認知到資訊透明化會促進銷售和價值鏈的參與度。價值鏈發展有助於市場進入和提升產品價值,進而減少農產品救援計畫的實施。

創造更為永續的農業必須要解決的一個主要問題是如何善用肥料和植物保護化學產品及降低其使用量。鼓勵農民改變思維和慣行作法,訓練和技術轉移等農改服務以及顧客的配合是必要的。在現行許多不安全產品流竄的情境下,安全的農產品將具有明顯特色。因此,擁有安全產品的農民應參與價值鏈並提供透明資訊給顧客,以建立市場信任度。

將資訊科技應用於價值鏈的產銷履歷有助於降低價值鏈的行政成本。到目前為止,有多家企業和合作社已開始投資QR Code和其他受消費者信賴的產銷履歷應用技術。舉例而言,2017年成立的食品透明化協會(Association of Food Transparency, AFT)已集結了58間企業和合作社(http://thucphamminhbach.org/)。所有AFT成員必須取得產品的品質認證,如HACCP、GlobalGAP、VietGAP、有機產品認證以及食品安全和衛生認證。

拜工業4.0所引起的技術轉變之賜,全球眾多企業和合作社已開始在農產品供應鏈管理和產銷履歷中應用物聯網和區塊鏈技術。產銷履歷對於品牌管理的重要性越來越高,因此2015年以雲端區塊為基礎的區塊鏈技術使得供應鏈管理變得更具成本效益。區塊鏈技術受社群控管而非仰賴認證廠商進行管理,其優勢為可靠性、透明性、耐久性和低成本。目前,美國Walmart集團及幾間其他零售商都開始要求產品需具區塊鏈的食品產銷履歷。在33個國家擁有共12,000間店的法國Carrefour集團已開始在來自法國、西班牙和巴西的產品標籤上實行區塊鏈產銷履歷,並預計在2022年公司全球所有產品的標籤都必須採取這樣的規範。

其他如擁有15,000間店的美國Topco Associates、擁有50個成員和344間店的美國Wakefern Food Corp以及BeefChain、Dennick FruitSource和Smithfield Foods也都開始要求產品需具有認證的區塊鏈標示。在此之前,曾應用區塊鏈的企業包含Nestle、Dole Food、Tyson Foods、Kroger和Unilever。

欲加入IBM區塊鏈的企業會依據生產規模支付每月100-10,000美元的資料儲存費用,必須具備RFID標籤和印製工具,也應聘雇一個協助系統運作和連線的廠商。

在越南,有些像Lina Network等公司提供區塊鏈技術。Lina Network最初的顧客為泰國的三大農業集團,即ChokChai、SAP Siam Food International和AIM THAI;這三個集團已在2018年4月24日於越南春季農業論壇(Spring Agriculture Forum)簽署合作備忘錄,其中ChokChai是東南亞最大的乳製品集團,SAP Siam Food International以食品貿易為主,AIM THAI產品主要為果乾。越南初期的區塊鏈技術應用情境多在畜牧業。胡志明市遵循TE-FOOD廠商訂定的歐洲標準領導著QR Code的應用、畜牧紀錄,並在供應鏈中所有階段都應用電子紀錄。目前TE-FOOD的成員有6間大型超市、4個批發市場、7個農場和8個貿易商(https://te-food.vn/truyxuatnguongoc.php)。

此外,資訊技術促使農藥、肥料、技術流程和其他政策資訊可透過智慧型手機進行數位化,變得更容易取得。

有利農糧價值鏈發展的政策建議

為使農產品供應鏈可永續發展,政府近期提出了數個政策,推廣建置大型農場的協作和安全農產品供應鏈的認證,但這些政策的有效性有限。修正的法案也包含稻米出口的第107號法案、協作推廣的第98號法令和有機產品的第109號法案。而等待結果生效時,仍需具有整合和跨領域的政策。

政府應提供低利貸款給供應鏈中的企業和合作社,鼓勵他們與供應鏈中的農民和小型農戶簽約購買安全產品。產業協會也必須強化及改善其治理和競爭力。此外也需提升農民認知、提倡企業和合作社與公私部門的協作和基礎建設的投資,吸引國外投資者投資農業。生產區域的策劃也必須更加用心,鼓勵先進科技的應用以提升產品品質和附加價值,才能滿足進口國的規範。此外,農糧價值鏈輔助服務和物流相關政策以及農業相關資訊科技服務也必須受到提倡。

價值鏈發展最重要的一環是確保農民/合作社和企業之間的合作,避免解約或違約。以辣椒和西瓜的案例而言,兩者並沒有設立品質的規範,農民和貿易商之間的大量契約僅具有口頭承諾,農民具有很高的風險。過去經驗顯示資訊透明化可透過兩個方式降低風險:高品質產品的契作和經由批發市場進行的顧客多角化。農民應積極將大量產品在批發市場販售,而不是只仰賴貿易商;在沒有批發市場的地區,當地政府應補助批發市場的建置或是協助農民建立連結。另一方面,為確保農作契約的可信度,買家應確實依據透明化資訊、風險共擔機制和合理價格訂定品質標準。

以農民而言,因小型農戶數量很多,必須要將農戶集結成農民團體或新型合作社才能確保認證產品的供應。對於許多企業來說,與農民合作不是例行的作法,且很多農民也沒有契約談判的經驗。因此,政府可透過諮詢服務和市場訓練的提供給予支援。價值鏈發展計畫現實中最常面臨的問題是如何尋找可與農民並肩合作的企業;這必須搭配更多在地農改服務。因此,支持和促使農民參與價值鏈的方式和方法必須要改變。

政府應著重於食品安全認證標準、品牌和制度的發展。然而,企業和合作社對於現代化管理技術(如供應鏈管理的產銷履歷)之認知以及如何降低市場失靈情形仍是核心議題。雖然資訊科技有應用於供應鏈管理的潛力,但這只是其中一個方法。換句話說,還須具有完整的供應鏈管理制度、一致性的生產流程和更新的資訊,才能建立消費者的信心。因此,農民、農民團體和合作社提供透明化資訊的能力對農產品價值鏈和產銷履歷是很重要的,應為渠等提供專業經營方法的諮詢與訓練。研究機構、大學和企業的合作也會促進價值鏈合適技術的應用。

總結來說,無汙染的生產、符合標準的安全性、產銷履歷以及價值鏈參與是各個管道的農產品生產者不可或缺的。在越南,農產品價值鏈開發採用可建立市場管理的制度模型、改善資訊透明度並連結生產者和消費者,也可經由滿足消費者需求來提升價值。這樣一來,農產品救援計畫將會減少,農戶收入和傳統糧食供應鏈的效率將會被改善。在農糧價值鏈中應用資訊科技是一個具有龐大利用潛力的未來趨勢。

REFERENCES

Gereffi, Gary and Stacey Frederick. (2010). The Global Apparel Value Chain, Trade and the Crisi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O. Cattaneo, G. Gereffi & C. Staritz (Eds.), Global Value Chains in a Postcrisis World: A Development Perspective (pp. 157- 208). Washington, DC: The World Bank.

ABA, 2018. Highlights of Cold chains in Vietnam from logistic perspective. PPT in World Cold Chain Summit. Ho Chi Minh city, March 2018.

Cel Consulting, 2018. Food loss in Vietnam. PPT in World Cold Chain Summit. Ho Chi Minh city, March 2018.

MARD, 2018. Report on current situation of producer organizations in Agriculture 2017. (Working report in Vietnamese).

Vagneron I. et al., 2018. Urban consumer preferences regarding organic safe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agro-based product in Vietnam and Myanmar. ADB/CIRAD/GRET/CASRAD reports.

http://thucphamminhbach.org/

https://te-food.vn/truyxuatnguongoc.php

Comment